孙悟空

本文作者: 士大夫敢死队风格是梵蒂冈使得

发表时间: 2024-08-25 13:39:51

最后更新: 2024-09-10 21:01:19(7月前)

用户头像-lly 用户头像-士大夫敢死队风格是梵蒂冈使得 等2名 热心馆友编辑完成
Tips:本文最近1个月没有更新,如果内容错误、缺失的话,你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๑•̀ㅂ•́)و✧--0

孙悟空是小说《西游记》中主角之一。又名孙行者,自封美猴王齐天大圣。他是从花果山上的仙石中出生的石猴,后自菩提祖师处习得长生不老之法及各种神通。经玉皇大帝招安后,孙悟空以“齐天大圣”之名大闹天宫,被请来的如来佛祖镇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后,他被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三藏法师前往西天取经,协同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取得真经、功成正果。

 

西游记百科孙悟空配图

别名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
种族  太乙金仙、妖怪(大闹天宫时)、佛(取经后)
性别
所在地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
首次登场第一回
神通
武器
 
如意金箍棒
法术七十二变、筋斗云、法天象地、三头六臂等
人物关系
师父
 
菩提祖师、唐僧
师兄弟猪八戒沙和尚小白龙
徒弟玉华州太子

小传

1.孙悟空,这位传奇的石猴,诞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的花果山,是从一块吸收了天地精气的仙石中孕育而出的灵猴。

2. 在花果山称王后,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孙悟空踏上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修行之路,历经数年,跨越山川,最终到达西牛贺洲的斜月三星洞,拜菩提老祖为师。

3. 在菩提祖师门下,孙悟空得到了孙悟空这个名字,并学得了地煞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神通广大的法术。

4. 但因在师兄弟面前炫耀自己的本领,孙悟空遭到了菩提老祖的责备,并被逐出师门,带着泪水回到了花果山。

5. 回到花果山后,孙悟空寻求一件合适的兵器,因此在东海龙宫大闹一场,最终获得了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6. 孙悟空因寿命将尽,又在地府掀起了一场风波,使得阎罗殿的众官四处逃窜,猴族更是从生死簿上被删去。

7. 天庭得知此事后,决定招安孙悟空,封他为弼马温,但孙悟空发现官职不尊,反叛下界,自称齐天大圣。

8. 天庭再次招安孙悟空,封他为齐天大圣,其在蟠桃会上偷吃仙果、仙酒和仙丹,多次逃离天庭。

9. 玉帝曾派遣十万天兵,终未能收服孙悟空,直至二郎真君和梅山六怪、太上老君联手,才将其捉拿。

10. 孙悟空在斩妖台上经受了刀劈雷击,却毫发无损,最终被太上老君放入八卦炉内炼制,七七四十九日后,获得了火眼金睛。

11. 炼成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再次大闹天宫,但最终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

12. 五百年后,唐僧取经途经五行山,揭去符咒,解救了孙悟空,并将其收为徒弟,一同前往西天取经。

13. 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凭借着勇敢和智慧,降妖除魔,多次立下奇功,却因误会和惩罚,一度离开唐僧身边。

14. 尽管如此,孙悟空最终回归队伍,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被封为斗战胜佛,迎来了修行的圆满。

名称

1.石猴,孙悟空的别称之一,源于其从石卵中诞生的传奇故事,此称谓最早出现在《西游记》的初期章节中,体现了其在故事情节中的非同寻常地位。

2. 美猴王是孙悟空在花果山时所自封的称号,意为其为群猴之首,成为众猴的领袖,这一称谓体现了孙悟空的威望与领导力。

3. 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祖师所赐,事实上,“悟空”之名灵感来源于唐代高僧释悟空的法号,这个法号属于俗名车奉朝,他是唐初开元、天宝间的人物。

4. 弼马温是孙悟空在天庭的第一份官职,负责照料玉帝的坐骑,然而,在孙悟空看来,这份工作太过微不足道,因此他对这个官职持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5. 齐天大圣是孙悟空在离开天庭后的自称,后来天庭也接受了这个称号,并在天庭仙班中尊敬地称呼他为“大圣”。

6. 孙行者是唐僧对孙悟空的称呼,这个称呼在《西游记》全文中也被广泛使用,用以指代孙悟空。

7. 斗战胜佛是孙悟空在完成取经任务后,由佛祖册封的佛号,象征着他在取经路上的英勇善战,以及保护的唐僧免受妖魔鬼怪的侵害。

8. 《西游记》中的人物与五行相对应,孙悟空对应的五行元素是“金”,也被称为“金公”,在不同的章节中有所体现,如对抗妖邪时,金与木的联手。

9. 心猿是孙悟空的别称之一,这个称呼体现了孙悟空内心的野性与不羁,以及他的行动常常不受常理约束。

容貌

1.《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被描绘得十分独特,其长相在文中被多次提及为丑陋,常令凡人望而生畏。他有着毛茸茸的脸庞,形容为“雷公嘴”,即尖长的嘴巴,两边脸颊凹陷,獠牙露于唇外。

2. 孙悟空的耳朵阔大而坚硬,眼睛明亮闪烁,这在第四回他与巨灵神的交战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他身穿闪亮的金甲,头戴光芒四射的金冠,手持金箍棒,脚踏云鞋,双眼如同繁星,双耳超越肩膀,身体挺拔,变化多端,声音洪亮如钟磬。

3. 孙悟空的眼睛因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熏了七七四十九天而变得异常,被称为“火眼金睛”。然而,这个特点被误解为具有识别妖怪的特殊功能,实际上它只是形容孙悟空眼睛的外观,并无实际功能。

4. 由于是猴子出身,孙悟空身材瘦小,常被误解为弱小。第二回中,混世魔王看到孙悟空后嘲笑他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且手中无兵器。

5. 在第二十一回中,黄风怪见到孙悟空时,形容他身体瘦弱,不满四尺。孙悟空的身高约合一米三左右,行走时罗圈腿一拐一拐,发出声响。

6. 孙悟空的穿着分为两种,一是作为齐天大圣的装扮,来自于四海龙王,包括藕丝步云履、锁子黄金甲和凤翅紫金冠。二是取经时的行者装扮,头戴金箍,身穿绵布直裰,腰系虎皮裙,足踏麂皮靴。

神通

1.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神通广大,堪为全书之最。

2. 尽管书中如如来佛祖、菩提祖师、观音菩萨等位列神话巅峰,但孙悟空凭借其综合实力,可谓独步江湖。

3. 他的武艺是书中最顶尖的,无论是对抗天宫中的敌人,还是在取经路上的重重考验,都能与其抗衡。

4. 孙悟空的法术丰富多样,善于地煞七十二变、法相天地、三头六臂等多种法术,展现出他变化无穷的灵活性。

5. 更难得的是,他的一身毫毛可随意变化,使得他在大闹天宫时无人能敌,在取经路上降妖伏魔无数。

6. 最终,因其卓越的贡献和神通,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实至名归。

武艺

1. 孙悟空被誉为《西游记》中武艺绝顶之选,自得菩提祖师传授仙道以来,屡战不败,以武艺取胜。
2. 无论持金箍棒挥舞还是赤手空拳,悟空总能保持不败,且其体力卓越,能在激战中持续多日。
3. 即便对上天庭神仙,也仅有二郎显圣真君能与悟空平分秋色。
4. 西天取经路上,虽然有些妖怪能与悟空短暂打成平手,但长打下去,大多会因体力不支而选择撤退。
5. 例如熊罴怪独角兕大王在夜间战罢,都会以明日再战为借口遁走;黄袍怪则在数回合后露出破绽,被悟空制服。
6. 有些妖怪虽与悟空战平,却承认其棒法高强,如蟒蛇精
7. 能与悟空真正匹敌的对手,多数需至少交手一百回合,如二郎神六耳猕猴牛魔王,而这些战斗都不会持续太久。
8. 孙悟空热爱打斗,因此不像哪吒那样在战斗初就施展最强法术。
9. 这一点导致许多读者误解,以为取经路上的妖魔均强于孙悟空。
10. 孙悟空的力量极为惊人,他的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使对手瞬间失去抵抗之力。
11. 佛祖用五行山压住孙悟空时,若无六字金帖,法力也无法完全束缚他。
12. 如与银角大王对峙时,悟空曾独立抵挡三座山,展现出惊人的力量。
13. 当悟空被须弥山压时,他轻松将山挑至肩上,彰显其非凡之力。
14. 面对峨眉山和泰山的重压,悟空同样能将其挑起,表现出其超凡的承受力和力量。
15. 综上所述,要制服孙悟空,需至少三座大山同时压在其身上。

法术

1. 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核心角色之一,其法术技能之丰富、多变,堪称一绝。
2. 除了基本的能力,如腾云驾雾、喷云吐雾,孙悟空还能施展七十二变,使得他能够变化成任何生物或物体。
3. 法天象地更是其独门的神通,能够改变天地间的自然法则,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
4. 孙悟空的毫毛也有着神奇的变化能力,这是他的一项独门绝技,可以让毫毛随心所欲地变化。
5. 筋斗云是孙悟空的标志之一,它使他能瞬间移动到任何地方,是他在旅途中赖以快速前行的手段。
6. 大分身普会神法解锁法能够让孙悟空展现出惊人的分身术,同时掌握众多神通。
7. 瞌睡虫、遁地术和隐身法等技巧,则赋予了孙悟空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的隐蔽行动能力。
8. 避火诀和避水诀则让他能在火焰与水域中游刃有余。
9. 另外还有遁身法、闻风术、定身法等,都是他丰富的法术库中的宝贵财富。
10. 孙悟空的金箍棒画圈和悬丝诊脉则展示了他在战斗中精准制敌和高超医术的能力。

首页
站点
+
关注
我的

分享

投诉举报

置顶

取消置顶

精华

取消精华

编辑

删除